• vpn入口
  • 电子邮箱
  • 怀念旧版
苏信要闻
思想弘扬 文化传承 精神接力 奋斗接续
我院举行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揭牌暨南社文化展示馆开馆仪式
日期:2020-11-11 信息来源:党办、院办 阅读量: 862

  11月10日,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揭牌暨南社文化展示馆开馆仪式在学院敬贤堂隆重举行,开启南社文化与苏信学院紧密融合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南社创始柳亚子先生的外孙陈君石先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兵器研究专家、南社创始人柳亚子先生的外孙柳光辽先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著名书画艺术家尹瘦石的儿子尹汉胤先生,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院长罗时进先生,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安达先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先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王晓华先生,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吴江区南社研究会会长俞前先生和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国平,党委委员、副院长徐兵,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沙敏林以及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思政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徐国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活动是思想弘扬、文化传承、精神接力、奋斗接续的重大工作成果,代表着南社文化薪火相传、蓬勃向前。百年南社传承和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苏信学院,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苏信学院的前身吴江师范学校,是南社爱国进步青年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南社社员毛啸岑、沈昌若、徐麟、周麟书等都曾在吴江师范教书育人。结缘甚早甚密,如今续缘更深、更浓、更厚。

  南社创始人柳亚子先生的外孙柳光辽先生在讲话中梳理了南社发展的来龙去脉,解读了南社与时代、个人的紧密关联。他对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和苏信学院的相关研究、传承和宣传普及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落户我院以来,南社文化已成为学院思政教育的特色内容。为更好地弘扬南社思想和精神,接续南社先贤的奋斗,我院在敬贤堂建设了南社文化展示馆,以此将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和情怀融入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当天的活动中,叶忠海教授、安达先生、吴建祥主任、徐培凌副主任为苏信学院思政教师代表赠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天下南社》《南社演义》等书籍。王晓华研究员、尹汉胤先生、俞前先生、沙敏林主任为南社文化展示馆开馆启动水晶球。陈君石院士、柳光辽教授、罗时进教授、徐国平书记为南社文化研究院揭牌。

  罗时进教授在讲话中表示,南社三位发起人中有两位是吴江人,南社在苏信学院的校史上书写了红色的篇章,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落户苏信学院理当如此、情当如此。追步先贤、纪念先贤,站在吴江的大地上,站在苏信的校园中,我们亲近地眺望南社,触摸到南社的灵魂。南社文化进课堂、入课本,南社文化发扬光大,对学术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和激励师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他寄望苏信学院与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携手,共同建设好南社文化新的传播基地,让南社在吴江、在苏信学院焕发新的光彩。

  揭牌和开馆仪式后,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新落成的南社文化展示馆。展示馆位于敬贤堂二楼,分南社概览、南社历史、革命事迹、南社与苏信、南社先贤以及南社精神等多个板块,集中展示了南社在中国近代史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进步作用。

  参观结束后,领导和嘉宾一行举行南社文化研讨会,畅议南社研究新的着力点,特别是已经正式落户我院的苏州南社研究院下一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目前唯一的高等院校,苏信学院始终秉承爱国奋斗的主流价值文化,加快推进“建设高水平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苏信建设,学院将以此次揭牌开馆为契机,以南社文化、南社精神、南社历史为根基,创新推进“敬仰先贤、致敬奋斗”精神文化传承工程,大力拓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政文化创新工程,开展南社文化“进课堂、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进思想”的五进传承项目,让南社文化与苏信学院紧密融合,为传承南社文化、弘扬南社精神贡献苏信力量。

网站1.jpg

8.jpg

7.jpg

6.jpg

5.jpg

4.jpg

2.jpg

9.jpg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院长信箱

院长信箱

智慧苏信APP

智慧苏信APP

智慧苏州公众号

智慧苏信公众号

苏州学院公众号

苏信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南路1237号│邮编:215200│电话:0512-63118999(招生咨询);0512-63118777(办公室) │邮箱:szxx@szitu.edu.cn │苏ICP备:苏ICP备10083755号-1 │技术支持:百达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