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正值新春开学季,苏信学院召开牛年新春第一会,开讲第一课,正式开局学院“十四五”建设发展,部署推进2021年及新学期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徐国平主持会议,并为全体人员作新春“第一课”报告,学院领导韩美玲、徐兵、沙敏林、张雁出席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
“三教”改革是深化落实国家职教改革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新苏信内涵提升的重大基础性工程。苏信学院牛年新春第一奖授予“三教”改革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会上,党委委员、副院长徐兵宣读《关于公布2020年度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教”改革考核评比结果的通知》,2个二级学院获评“三教”改革组织奖,20名教师获评“三教”改革创新实践奖,学院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名单附后)。
作为苏信学院的特色文化品牌和思政教育项目,开学第一课、书记上大课,已经成为每学期开学工作的惯例。会上,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国平以《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奋力提升新苏信耕服发展的贡献度影响力美誉感》为题,作新春“开学第一课”辅导。徐国平指出,2021年是极其特殊的年份,是党的历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极端重要的年份,苏信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要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感悟变局、感悟大势、感悟机遇,要判断时位、判断方向、判断路径,要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创造性和穿透力,要为大局担当、为未来担当、为发展担当。
徐国平强调,两年多来,新苏信四梁八柱的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完成,以苏信精神为引领的新苏信理念价值体系,以“113333行动计划”为引领的新苏信高质量发展体系,以出新出彩出亮点出成果为引领的新苏信工作考评体系,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的新苏信内涵提升体系,以竞赛创优项目为引领的新苏信品牌特色体系等,共同构建了新苏信的发展路径,并且得到切实贯彻执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苏信战略是学院建设发展的总纲,也是每年的中心工作。对于2021年新苏信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徐国平明确“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作为工作的主基调、最强音,推进新苏信进入内涵提升与外向融合并重的高能转型阶段,进一步做大做强苏信学院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惟一公办高职院校的特殊优势,强化地方属性与高校属性的和融并进,为地方发展、为企业发展、为行业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源源不断,并且能留在吴江、留在苏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深化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广度和深度,高效推进9856人才培养工程、三大特色基地建设工程等使命工程、生命工程,把苏信学院的根系深深地、牢牢地扎根于吴江,扎根于苏州这块广袤厚土之中。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深入扎实推进2021年的主要工作,徐国平特别强调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从提高站位、提升作为、提档地位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和阐释。工作中站位一定要高,首要的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这是底线和生命线,还要在格局站位、创新站位上高一点,时刻保持站位意识和站位自觉;工作中作为一定要实,工作中不管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都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动作和努力,是一系列汗水的付出与全心全意精力的投入,这就是实干的本质表现;工作地位是最公平的显现,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地位就会有更大作为,坚持德位相配、才位相配,只要为新苏信贡献正能量,学院党委和行政一定大力支持、有力褒奖。
2021年是农历牛年,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徐国平在讲课辅导中,分享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内涵,强调要发扬三牛精神,扎实有序推动新苏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犇起来。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无私奉献,履行好人民教师的天然职责;要发扬改革创新拓荒牛精神,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善于变革,勤于改革,用创新赋能新苏信建设;要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大力支持和倡导勤勤恳恳、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作风。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徐国平要求,2021年全体苏信人要精神抖擞再出发,披荆斩棘,接续奋斗,一起牛起来,一起犇起来,推动新苏信建设发展高能转型,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的优异成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附:
2020年度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教”改革组织奖
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通信电子学院
2020年度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教”改革创新实践奖
智慧财经学院
李益娟 陆亚娟 邹 俊
现代商务学院
陈亚萍 戴 燕 王红霞
通信电子学院
顾菊芬 盛奋华 庄乾成
智能制造学院
顾玉娥 侯文芳 张 伟
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陈 芳 沈丹萍 孙翠改 杨 青
人文社科学院
计轶园 孟庆彬 沈丽华 朱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