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我们的一种政治品格!”
“让‘五敬畏五牢记’成为我们的一种职业信仰!”
“让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成为我们的一种工作自觉!”
这是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国平在6月10日召开的“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交流汇报暨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新要求。
今年3月初,学院创新组织开展“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一是要敬畏事业,始终牢记和践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二是要敬畏使命,始终牢记和践行人民教师这个第一身份。三是要敬畏责任,始终牢记和践行上课教书这个第一工作。四是要敬畏声誉,始终牢记和践行言传身教这个第一示范。五是要敬畏法纪,始终牢记和践行师德师风这个基本底线。
5月31日,党中央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涵义、具体要求和具体部署。“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与之高度契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作为今年学院的重点工作,该项活动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力提升教育教学主责主业、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6月10日的交流推进会上,各系部的教师代表分别结合系部工作、支部工作,或个人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介绍对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和认识感悟。与会人员还一同观看了太原十二中语文老师赵旭作的《做文化基因的唤醒人》演讲。赵旭老师对教师工作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对教育事业的信念,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会上,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国平对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对下一步工作作再部署、再明确、再提升,对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五敬畏五牢记的要义和核心,提出鲜明观点,和四方面要求:
一是要深刻理解信念信心的辩证关系,为信心而奋斗,为圆梦而进步。我们开展“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增强信念、鼓足信心,这就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念,对苏信学院后来居上、后发崛起,全体师生成长进步、共创共享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高度和认识深度,提振精气神,奋力新作为。
二是要深刻理解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为初心而奋斗,为使命而担当。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教书育人、办学兴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要求。只有把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理解透了、领悟深了,我们的工作才能行正道、通正途、取正果。
三是要深刻理解人民教师的人格敬畏,为人格而守正,为敬畏而自勉。我们的人格敬畏、声誉敬畏,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气的人格是最美的,也是最难的,只有把敬畏人格敬畏声誉的自律自警深深地刻进我们的灵魂深处、思想高处,才能引导我们培育正气人生、锤炼品德修为,我们苏信学院和苏信师生才能赢得社会由衷的尊重。
四是要深刻理解活动本身与事业发展、履职工作的融合互进,以活动促工作,以工作促事业。“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苏信学院的长远性战略工程,致力于打造成新苏信人才队伍建设的常青工程、标杆工程。我们要树立融合意识,发扬协同作风,创新形式和方法,真抓实干,切切实实把这项活动做出声势,做出成效,做出品牌。
最后,他特别提示,“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理解和把握好主题、教育、实践三个关键词。只有把主责主业、日常工作、担当作为、争先创优、把重大突破做好了,做出显著成效来了,就是最好地在开展“五敬畏五牢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最好的总结交流材料。
参加当天大会的校领导还有韩美玲、沙敏林和张雁。